7月14日,吕丽萍在微博上发布了一篇引人注目的长文,她在其中对NBA球星凯文·杜兰特的朴素生活方式进行了一番热烈的赞美。文章中,她提到,尽管杜兰特的年薪高达五六千万美元,但他的日常生活费却只有99美元。他开的是一辆二手特斯拉,吃的是和巴菲特一样钟爱的五块钱一份的汉堡。更让人感动的是,吕丽萍还提到,杜兰特这些年来捐赠了7500万美元,建设了7所学校,投入了1亿1千万美元成立研究中心,专注于帮助贫困社区的孩子们解决心理健康问题。甚至,他还帮助穷人建造了适用的住宅,飞行时选择的是经济舱。文章的最后,吕丽萍引用了杜兰特的一句名言:“帮助他人,比任何奖项带来的快乐和财富都更让人满足。”这篇充满正能量的文字一经发布,立刻引发了网友们的热烈讨论。
然而,随之而来的一幕却令人意外——杜兰特的中文网官方账号迅速做出了回应,直接给出了讽刺性的反应:“这年头居然还有人看《意林》?杜兰特差点就信了。”这番回应无疑是给吕丽萍精心编织的理想化美国梦当头一棒。事实上,稍微了解杜兰特的球迷都清楚,杜兰特的生活方式远非吕丽萍所描绘的那么清贫。除了拥有价值数百万美元的豪宅,杜兰特还时常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他的奢华生活。至于所谓的99美元生活费,显然完全脱离了现实——作为NBA球员,他的日常花费远远超过这个数目。而对于“坐经济舱”这句话,更是显得荒谬——在如今,NBA球员出行时坐私人飞机几乎是常态。吕丽萍这番“盲目吹捧”的做法,让人不禁回想起她之前的“翻车”事件——从为美国庆生到悼念安倍晋三,从贬低中国传统文化到高扬西方价值观,曾经的老戏骨似乎已经将崇洋媚外的情结深深刻进了她的思维中。而这次,她的盲目夸赞杜兰特,显然又是她长期受到美国滤镜影响的表现。
展开剩余65%吕丽萍的演艺生涯曾充满光辉。从1960年出生在北京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起,吕丽萍便展现出了非凡的表演才华。她考入了中央戏剧学院,并迅速在舞台上崭露头角。1988年,她凭借电影《老井》获得了金鸡奖和百花奖的最佳女配角奖。随后,在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中,她饰演的戈玲一角,使她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国民女神。那时的她无疑是观众心中实力派演员的代表,塑造了众多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然而,人生总是充满了波折,吕丽萍的感情生活并不如她的演艺生涯那般顺利——与张丰毅的婚姻破裂,与足球运动员陶伟的婚姻也很短暂。直到2002年与演员孙海英结婚后,她的生活轨迹开始发生了显著变化。
这对夫妇逐渐表现出对美国的浓厚兴趣,最终选择了移居美国,并在社交媒体上频繁发表争议言论。2022年,吕丽萍因在安倍晋三遇刺后公开悼念而引发了广泛的愤怒。作为中国人,她对这位曾多次参拜靖国神社的日本前首相表现出了不合时宜的悲痛情感,甚至还被网友发现她的悼文内容疑似抄袭自小说。同年7月,她又在美国独立日为美国庆生,却在中国国庆日保持沉默。这种双重标准的行为,让她在国内引发了激烈的批评。更令人反感的是,吕丽萍和孙海英在国内创办艺术学校,收取高额学费却几乎不参与教学,最终却携款移居美国。对于这一国内赚钱国外花的做法,再加上他们对中国文化的贬低与对西方世界的盲目崇拜,曾经深受观众喜爱的老艺术家的形象也一落千丈。
吕丽萍的盲目吹捧杜兰特,不仅是她个人对美国价值观崇拜的体现,更揭示了她长期以来受美国滤镜影响的世界观。在她的眼中,所有美国人都是道德模范,过着简朴而高尚的生活,且总是积极参与慈善事业——即使这些描述并不符合事实。这种单一的刻板印象,反映了她对美国社会的理想化幻想,甚至忽视了客观现实的存在。
在如今,吕丽萍的形象已然由昔日的实力派演员沦为国际笑话。近日有网友在美国街头偶遇她与孙海英捡垃圾的照片,戏谑道:“在中国赚了无数的钱,却在美国沦落到捡垃圾。”虽然吕丽萍对此辩解说是在进行垃圾分类,但这种巨大的反差依旧引发了广泛的讽刺。而更让人不可理解的是,吕丽萍和孙海英在国内社交平台因发表不当言论被封禁后,他们转战国际平台,沾沾自喜地表示:“还是国际平台好,言论自由,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这种对中国互联网管理的公开挑衅,进一步加剧了公众对他们的反感。
与此同时,吕丽萍的儿子张博宇也因为母亲的言行受到牵连,演艺事业几乎停滞。对于一个希望在娱乐圈闯出一片天地的星二代来说,无疑是沉重的打击。对比之下,吕丽萍的前夫张丰毅依然低调地继续着自己的演艺生涯,而吕丽萍的形象却一落千丈。这一切让人不禁感慨:一个演员的艺术成就再高,如果丧失了对祖国的尊重、对事实的敬畏,最终也难免会被观众抛弃。
从吹捧他人到亲自上演人设崩塌,吕丽萍的演绎生涯,已从荣耀走向了令人惋惜的悲剧。
发布于:山东省线上配资开户网,个人配资是否属于非法经营,炒股配资公司站点门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